史上最全的咖啡进口清关流程来啦!

咖啡种类及产区

以咖啡豆外形分类

可分为平豆与圆豆。咖啡的果实通常由两颗椭圆形的果实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一面为平坦接面的,被称为平豆;由一颗圆形豆子组成的,被称为圆豆。

以咖啡豆加工方式分类

常见可分为日晒法(干燥法)、水洗法、半水洗法(蜜处理法),可形成不同的风味。采收后的咖啡豆,一定要立刻进入处理程序,否则会开始发酵,使咖啡豆产生异味。

以咖啡豆品种分类

常见的以阿拉比卡(Arabica)、罗布斯塔(Robusta)及利比里卡(Leberica)三种咖啡豆为主,但目前流行的咖啡品种是阿拉比卡、罗布斯塔。

 

进口税号及申报要素

根据报关品名和市场流通领域消费者的认知习惯,通常将咖啡大致分为八个类型:

01咖啡生豆

成熟的咖啡果实,通常被称为咖啡浆果(咖啡樱桃),其内有1粒或2粒扁平的椭圆形咖啡种子,这就是咖啡生豆。咖啡浆果去除果皮、果胶质等部分后,通过日晒等方式,使咖啡生豆含水量降至11%~13%左右。视市场需要,可以进一步采用浸除工艺,即将咖啡生豆浸入各种溶剂中提取咖啡碱,浸除咖啡碱后的生豆又叫低因咖啡生豆。根据国际认定的标准,经过低因处理的咖啡生豆,其所含的咖啡因重量不得超过生豆的0.1%,也就是说,每百克低因咖啡生豆的咖啡因含量不得超过0.1克。

归入税号:09011100(未浸除咖啡碱的咖啡生豆);09011200(已浸除咖啡碱的咖啡生豆)。

规范申报要素:品名;制作或保存方法(豆、粉等,未焙炒且未/已浸除咖啡碱);品种;产区。

02咖啡豆(已焙炒)

咖啡豆(已焙炒)是将咖啡生豆在高温下烘焙或炒制,产生浓郁的咖啡香味,可直接作为食用咖啡原料。

归入税号:09012100(未浸除咖啡碱的已焙炒咖啡豆);09012200(已浸除咖啡碱的已焙炒咖啡豆)。

规范申报要素:品名;制作或保存方法(豆、粉等,未焙炒且未/已浸除咖啡碱);品种;产区。

03咖啡粉

咖啡粉要基于烘焙的咖啡豆,手动或利用机器研磨成粉状。因磨成粉后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通常在烹煮前才会进行研磨。

归入税号及规范申报要素:同咖啡豆(已焙炒)。

04挂耳咖啡

挂耳咖啡是将咖啡豆磨粉后装入滤袋密封的便携式咖啡。饮用时,沿密封线撕开滤袋袋口,撑开两侧纸质夹板扣在杯沿上,缓慢用热水注入滤袋中的咖啡粉后饮用。

归入税号及规范申报要素:同咖啡豆(已焙炒)。

05速溶咖啡粉

 

速溶咖啡粉俗称“黑咖啡粉”,主要是由咖啡豆经过烘焙、萃取、蒸发及冷冻干燥,在完成金属检测后灌装入罐。

归入税号:21011100。

规范申报要素:品名;成分含量;包装规格;品牌(中文及外文名称)。

06三合一速溶咖啡

三合一速溶咖啡的主要成分为白砂糖、葡萄糖浆、植物油、速溶咖啡,并添加了少量的稳定剂、乳化剂、抗结剂、色素等。

归入税号:21011200。

规范申报要素:品名;成分含量;包装规格;品牌(中文及外文名称)。

07胶囊咖啡

咖啡豆磨粉后装入铝制或其他材质的胶囊杯或丸内,抽真空或充入无害的惰性气体(如氮气),起到隔绝氧气、延长保质期的作用,杜绝了普通咖啡豆或咖啡粉接触空气后氧化变酸等问题。

归入税号:21011200。

规范申报要素:品名;成分含量;包装规格;品牌(中文及外文名称)。

08咖啡饮料

咖啡饮料的主要成分为水、咖啡萃取液、白砂糖、奶粉、乳化剂、酸度调节剂等,可直接饮用。

归入税号:22029900。

规范申报要素:品名;成分;包装规格;品牌(中文及外文名称)。

检疫准入要求

目前,包括埃塞俄比亚、巴西、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等41个国家或地区在内的咖啡生豆被准予输华。具体可按如下流程查询《符合评估审查要求及有传统贸易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内容:“中国海关总署网站(www.customs.gov.cn)—热点—进出口食品—信息服务—业务信息”,该名单实施动态更新(近期更新的国家为玻利维亚)。

咖啡豆(已焙炒)及制成品、咖啡饮料无输华准入要求。

通关指南

进口咖啡生豆、咖啡豆(已焙炒)及制成品、咖啡饮料通关的一般流程如下:

 1  通过“进出口商备案和合格保证—申报—检验检疫—评定合格”流程的,准予进口;不合格的责令食品进口商销毁或者退运。

 2  特殊要求:玻利维亚输华咖啡豆的生产、加工企业须符合中国植物检疫要求,由玻利维亚主管部门注册并推荐,经海关总署审核认可并注册登记(企业注册名单可在海关总署网站查询)。

 3  国内进口商应于进口咖啡前向其注册地海关备案。同时,通过中国海关总署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系统填写并提交备案申请表,提供收货人名称、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境外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填表人姓名及电话、承诺书等信息,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4  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具体要求及程序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查询:一种是“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互联网+海关—办事指南—企业管理和稽查—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出口商备案”;另一种是“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站(https://www.singlewindow.cn)—标准版应用—企业资质—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出口商备案”。

报关资料准备

进口商或其代理人可自主选择通关现场办理申报手续。报关时,应当按照品名、品牌、原产国(地区)、规格、数/重量、总值、生产日期(批号)及海关总署规定的其他内容逐一申报,并提供以下资料:

合同、发票、装箱单、提(运)单等必要凭证;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进口商名称及备案号、上一批次的进口和销售记录;输出国(地区)官方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法律法规、双边协定、议定书以及其他规定要求随附的合格证明材料(如卫生证明);进口预包装原文标签样张、原文标签中文翻译件、中文标签样张;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涉及保健功能的,应当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明文件;其他应当随附的证书或文件。实施无纸化申报的,应按无纸化相关要求执行。

进口商应当自行负责审核其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口。

进口预包装食品被抽中现场查验或实验室检验的,进口商应当向海关提交其合格证明材料、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原件和翻译件、中文标签样张及其他证明材料。

进口商要求

食品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净含量/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为销售后2年以上。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双边议定书等。

国家强制性标准等。

 

 

 

羊肉进口清关小知识你了解多少?

在过两个月,各地将会开启冰冻模式。在裹紧羽绒服,抱紧小暖炉这些基本操作之余,怎么能少得了“贴秋膘”的秋冬滋补圣品——羊肉!涮羊肉、羊肉汤、羊蝎子、烤羊腿、羊肉串……

接下来,就和小编来一探究竟,看看进口羊肉产品是如何一路过关,最终变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的。

第一步

获取通关“密码”

01

产品准入

海关依法对出口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开展评估和审查,并根据评估和审查结果,确定相应的检验检疫要求。目前,已有10个国家羊肉产品获得准入,分别是阿根廷、乌拉圭、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塞尔维亚、冰岛、拉脱维亚、蒙古(冷冻羊产品已暂停)、哈萨克斯坦(已暂停)。总署实时更新并公布《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只有此名单中的国家和企业的羊肉产品,才能向中国出口。

(查询网址:海关总署网站→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信息服务 → 业务信息→ 进出口肉类监管重要信息)

02

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所有进口肉类境外生产企业(包括屠宰、加工、冷藏企业等),均需由出口国主管当局向海关总署推荐注册,海关经资料审查、视频检查或者现场检查开展评估审查工作,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注册。
(查询网址:海关总署网站→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信息服务→ 业务信息→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进口肉类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

03

进出口商备案

进口肉类产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海关总署备案,境内进口商应向住所地海关备案。已经备案的进口商,方可办理肉类产品进口手续。

04

《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海关对进口肉类产品实行检疫审批制度。进口肉类产品收货人应当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或者协议前,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手续。海关对符合进口要求的肉类产品,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05

卫生证书

进口羊肉产品在发货前,应当经出口国官方主管部门实施检验检疫,对于符合我国进口要求的产品,签发“通关文牒”——输华肉类产品卫生证书。进口肉类产品随附的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检验检疫证书,应当符合海关总署对该证书的要求。

06

原产地证书

由出口国或地区根据原产地规则和有关要求签发的,明确指出证书中所列货物原产于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书面文件。原产地证书是贸易关系人交接货物、结算货款、索赔理赔、进口国通关验收、征收关税、享受优惠税率的凭证。在已获准入的国家中,从新西兰、智利、冰岛、蒙古等国家进口的羊肉产品,凭借符合相应的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要求的原产地证书,可以享受相应的关税减免。

第二步

规范申报,接受检查

进口商(或其代理人)在进口申报时,应规范、准确、如实申报产品名称、HS编码、数重量、原产国(地区)、价格、企业资质、产品资质、规格型号、境内目的地等信息,并提交必要的凭证、相关批准文件等材料。海关依法对随附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查,重点审核准入信息、检验检疫单证、归类、价格、优惠协定税率适用等内容,单证审核符合要求的进口肉类产品,予以受理申报;否则,不予受理。
进境口岸海关依法对进口肉类产品实施现场查验、抽样送检等检查,对运输工具、封识、温度、铺垫材料、内外包装及其标签、食品感官性状、规格、产品中心温度等进行现场查验,对动物疫病、污染物、农兽药残留等进行实验室检测。
进口食品经海关合格评定合格的,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准予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合格评定不合格的,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责令企业销毁或者退运。

第三步

如实记录,流向清晰

进口商应建立肉类产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净含量/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只有安全、卫生、健康的进口羊肉产品才能通过层层考验,来到老百姓的餐桌。海关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依法依规实施进口肉类产品全链条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力保障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进出口食品安全】食用油进口清关流程及检验检疫要求

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植物油。植物油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可以令食物更美味,但不恰当的烹饪方式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油脂摄入过多,容易使人体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消费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食用植物油已经成为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的有益补充。那么,植物油有哪些?怎么挑选?海关又是如何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一起来了解吧。

常见植物油简介

棕榈油,是从油棕果中榨取的油脂,是我国进口植物油脂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棕榈油分提产物有棕榈硬脂和棕榈液油:

棕榈硬脂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在食品工业中能够替代动物油脂和氢化油脂;

棕榈液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非常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烹饪习惯。

此外,棕榈油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含有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多酚等多种营养和功能性微量成分。

大豆油是我国常用的食用油之一,其营养丰富,除了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外,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亚麻酸、维生素E、生育酚、甾醇等。

菜籽油是西北、华中地区居民普遍喜爱食用油。菜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以及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很高,其营养成分能够充分为人体吸收,而且它的耐热性很好,适合用于各种炒菜。普通菜籽油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因此有相关疾病的人应该挑选低芥菜籽油。

花生油

花生油用花生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具有非常浓厚的香味,花生油中含有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磷脂、维生素E和胆碱等等。在种类繁多的植物油中,花生油的含锌量相对较高的。花生油里的脂肪酸比较平衡,单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最丰富的,花生油的耐热性很高,是最适合炒菜用的食用油之一。

玉米油

 玉米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较多,同时不含胆固醇,因此玉米油被人们称作“美容食用油”。但是玉米油的耐热性很差,非常容易氧化,可以用于日常炒菜,但不建议用来做油炸食品。

橄榄油

橄榄油是以橄榄作为原料制成,与其他植物油不同,初榨橄榄油是用了冷榨法制成的,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保留橄榄油的营养,而精炼橄榄油则是用溶剂浸出法制成,质量与价格都低于初榨橄榄油。市面上的精炼橄榄油可以用于炒菜,初榨橄榄油更适合用于凉拌菜或者沙拉中。

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颜色浅黄、气味芬香,是一种淡色的植物油,香味可与花生油媲美,营养可比肩橄榄油,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亚油酸是其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总体上来说,葵花籽油相对中庸,既具备了各种植物油的优点,但又没有太突出的地方,应用与花生油差不多。

芝麻油

芝麻油,又称为麻油、香油,芝麻油的颜色受榨取时芝麻的炒制程度影响,颜色呈棕红、深黄色。芝麻油的最大特点是香气浓郁,因此主要用作凉拌菜、汤菜及调馅时最后调入,主要起到提香的作用,用量较少,是画龙点睛的一种馥郁浓香植物油。

椰子油

椰子油是一种非挥发油脂,使用椰子肉制成的,椰子油含有90%以上的饱和脂肪酸,而且是由中链脂肪酸组成的油脂,中链脂肪分子比其他食物的长链脂肪分子小,更易于人体吸收。椰子油的熔点低,椰子油气味芳香,适合用来做一些东南亚特色的菜肴、面包以及松饼。

进口食用植物油流程

01

企业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向中国境内出口食用植物油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海关总署备案。食用植物油进口商应当向其住所地海关备案。进口食用植物油境外生产企业,应当获得海关总署注册。

食用植物油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进口商备案、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登陆“互联网+海关”平台(http://online.customs.gov.cn)或是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https://new.singlewindow.cn/)进行备案或注册。

02

申报要求

企业向海关申报时,应提交进口食用植物油的商业凭证、官方证书、合格证明等必要材料。2018年8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检验检疫单证电子化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90号)明确了在向海关申报办理检验检疫手续时无需提交纸质单证的类别,并规定了不同单证类别的不同电子化提交方式。

03

海关检验检疫

1.单证审核。海关根据监管需要,对企业申报提交的检疫证书、贸易单证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对于单证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进口食用植物油,不予受理申报。

2.检查作业。海关根据监管需要,对进口食用植物油实施现场查验、监督抽检及风险监测。

3.合格评定。进口食用植物油经合格评定合格的,准予进口。进口食用植物油经合格评定不合格的,海关出具不合格证明。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由海关责令当事人销毁或者退运;其他项目不合格的,经技术处理符合合格评定要求的,方可进口销售或使用。

进口食用植物油的选购方法

 

 

进口赞比亚甜叶菊清关和植物检疫要求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赞比亚共和国农业部关于赞比亚甜叶菊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规定,即日起,允许符合以下相关要求的赞比亚甜叶菊进口:

一、检验检疫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赞比亚共和国农业部关于赞比亚甜叶菊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

二、允许进境商品名称

本公告中的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是指在赞比亚境内种植加工并干制的甜叶菊茎和叶。

三、允许的产地

赞比亚全境。

四、关注的有害生物

输华甜叶菊不得携带以下关注的有害生物:

1. 甜菊壳针孢菌Septoria steviae

2. 菊苣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chorii

3.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4. 大谷蠹Prostephanus truncatus

5. 褐拟谷盗 Tribolium destructor

6. 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um

7. 樟小爪螨 Oligonychus yothersi

8. 大阿米芹 Ammi majus

9. 匍匐矢车菊 Centaurea repens

10. 铺散矢车菊 Centaurea diffusa

11. 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12.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13. 银毛龙葵 Solanum elaeagnifolium

14. 黑高粱 Sorghum almum

15. 假高粱 Sorghum halepense

五、装运前要求

(一)生产要求。

赞比亚共和国农业部下属植物检疫局(以下称“赞方”)应监督甜叶菊种植者加强生产管理,制定有害生物防控计划,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清除田间检疫性杂草。同时加强收获管理,避免甜叶菊带有杂草植株及其种子、植物残体、土壤等。

(二)注册登记要求。

赞方应对输华甜叶菊加工企业实施注册登记,监督其生产、加工、储存、熏蒸和运输过程,确保其符合中国进境植物检疫要求。加工企业由赞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称“中方”)推荐,经中方审核通过后予以注册登记。

(三)加工储运要求。

甜叶菊存放仓库应干净整洁,并单独存放。甜叶菊应烘干,密封包装。包装袋应干净且首次使用,标注加工企业名称及其注册号码、产品名称、产地等信息。甜叶菊运输工具或集装箱应干净卫生,不带有害生物以及之前装载货物的残留物。

(四)出口前检疫和证书要求。

赞方应在甜叶菊输华前对其实施检疫。如果发现活的昆虫,出口前应在仓库或者集装箱中对货物进行熏蒸处理。对符合议定书要求的货物,应按照ISPM12《植物检疫证书准则》要求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并附加英文声明:“The consignment is from registered processing facility (Registration No.***), is in compliance with requirements described in the Protocol of 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 for the Export of Stevia from Zambia to China, and is free from the quarantine pests concerned by China”【该批货物来自注册加工企业(注册号***),符合赞比亚甜叶菊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要求,不带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经熏蒸处理的,还应在植物检疫证书中注明熏蒸处理日期、温度、浓度和持续时间等指标。

六、进境检验检疫

(一)证单核查。

1.核查是否附有《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2.核查是否来自注册登记企业;

3.核查植物检疫证书是否真实有效。

(二)货物检查。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定,结合本要求第四条、第五条,对进境甜叶菊实施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准予进境。

(三)不符合情况处理。

1.无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不准入境;

2.货物来自未经注册的加工企业,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3.发现第四条所列有害生物,经有效除害处理后准予入境,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4.发现土壤或其他禁止进境物,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中方将向赞方通报相关违规情况,并根据违规严重程度采取暂停相关加工企业甚至暂停赞比亚甜叶菊输华等措施。

进口食品境外注册生产企业备案小知识

近年来,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海关如何把好进口食品安全关,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呢?本期通过对海关查获不合格食品实例以案说法,引导进出口企业绷紧食品安全的弦,依法依规从事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基本案情

2022年3月,广东某进出口公司申报进口一批来自塞内加尔的花生。X海关在实施目的地检验时发现,商品内、外包装上未明确体现在华注册编号或者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未标注保质期,企业也无法提供塞内加尔生产企业注册号和名称。

X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该批货物作限期退回或销毁处理。

问题与评析

1、问题一:在国外市场购买的食品可以直接进口到国内销售吗?
评析:视情况而定。若采购的食品来自经海关总署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可以进口,否则不予进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进口食品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有特殊要求的,还应当符合国际条约、协定的要求。海关依据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进口食品实施合格评定。在国外市场采购的合格食品,符合所在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但未必符合我国相关规定和标准。

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所有向中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生产、加工、贮存企业(统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应当获得海关总署注册。已获得注册的企业向中国境内出口食品时,应当在食品的内、外包装上标注在华注册编号或者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

2、如何注册成为“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 
评析:符合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并按程序向海关总署提出注册申请,提交申请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第五条,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

(一)所在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海关总署等效性评估、审查;

(二)经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批准设立并在其有效监管下;

(三)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和防护体系,在所在国家(地区)合法生产和出口,保证向中国境内出口的食品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符合海关总署与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商定的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方式包括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推荐注册和企业申请注册。其中18类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由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向海关总署推荐注册:肉与肉制品、肠衣、水产品、乳品、燕窝与燕窝制品、蜂产品、蛋与蛋制品、食用油脂和油料、包馅面食、食用谷物、谷物制粉工业产品和麦芽、保鲜和脱水蔬菜以及干豆、调味料、坚果与籽类、干果、未烘焙的咖啡豆与可可豆、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其他类别由企业向海关总署申请注册。

3、进口食品经海关合格评定不合格的,应该如何处置?
评析:具体视不合格项目和情形区分处理,一般包括技术整改、责令退运或销毁等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进口食品经海关合格评定合格的,准予进口。进口食品经海关合格评定不合格的,由海关出具不合格证明;

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由海关书面通知食品进口商,责令其销毁或者退运;

其他项目不合格的,经技术处理符合合格评定要求的,方准进口。相关进口食品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技术处理或者经技术处理仍不合格的,由海关责令食品进口商销毁或者退运。

 

进口预包装食用油你需要知道的清关知识

食用植物油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进口食品,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其质量安全关系到百姓民生。进口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对于保障消费者安全、维护市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海关严格管控进口食用油检验检疫的每一个环节。

进口商备案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向海关备案。

报关资料审核

对进口商提交的进口食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必要的凭证和相关批准文件,以及随附的合格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随附合格证明:

(1)申报为转基因的植物油: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指定项目检测报告;

(2)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用植物油应当提供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项目的检测报告,再次进口时,应提供首次进口检测报告复印件以及进口商经风险分析确定的重要项目和海关指定项目的检测报告;

(3)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代理商)备案、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口商备案、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

(4)首次进口预包装食用植物油,应当提供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中文标签样张;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并加盖公章;

(5)上一批次进口食品的销售记录(非首次进口);

(6)产品标签标示“有机”的进口食用植物油,必须提供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7)按照风险预警要求需提供的随附合格证明材料。

现场查验审核内容

如现场查验,关注以下内容:

(1)进口食品是否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

(2)包装和运输工具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3)货证是否相符;

(4)标签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

(6)是否存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

(7)核查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8)审核合格证明材料:合格证明材料是否对应本进口批次;是否包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项目;检测结果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完成进口和销售记录

进口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食品的进口和销售记录,海关对进口和销售记录情况定期开展核查。

责任约谈和产品召回

海关对进口食用植物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进口商或代理商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进行约谈。

进口商发现其进口的食用植物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进口并召回,进口商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海关报告。

 

关于进口原产地证书那些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原产地证书的办理持续火爆,12360海关热线也接到很多关于原产地证书的咨询问题,为了解决企业“不熟悉”“不会办”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原产地证书那些事。

一、原产地证书的含义

原产地证书是证明商品的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证明文件。它是进口国对进口货物确定关税待遇,进行贸易统计,实行数量限制和控制从特定国家进口的主要依据。形象地说,原产地证书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和“护照”。

二、原产地证书的种类

(一)根据原产地规则不同,可以分为优惠原产地证书,非优惠原产地证书。

(二)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普惠制原产地证书、一般原产地证书、专用原产地证书、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指签订了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官方机构签发的享受相互减免关税待遇的凭证。

三、准备工作

(一)企业备案。

登录“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http://online.customs.gov.cn),点击“税费业务”模块,在“原产地管理”模块中点击“原产地企业备案”(注:如果企业没有电子口岸卡或没有注册“互联网+海关”,需在“互联网+海关”注册后,凭注册账号、密码登录)。或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https://www.singlewindow.cn/),点击“原产地证”→“原产地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原产地证书申请。

自2019年10月15日起,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实行二证合一。已做过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企业,无需再做原产地企业备案。

(二)申报员信息维护。

企业可自行或变更经法人授权的申报员信息,无需签证机关审核。申请企业登录原产地综合服务平台,在申报员信息维护中填报申报员信息,并上传申报人的身份证及授权委托等电子文档。

(三)产品预审。

一般情况下,产品预审由货物生产企业申请,申请企业须对货物提交的预审信息真实性负责,并留存相关资料备查。通过“互联网+海关”或“单一窗口”原产地证书综合服务平台办理。

在产品预审中点击产品预审申请,填写企业产品信息与产品成本明细,保存并提交。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产品原材料情况、进口成分比例及加工工序的,企业应当配合调查工作及时提交有关资料。

四、原产地证书申请

企业应在货物出口前或货物出口时,向海关申请办理原产地证书,企业登录“单一窗口”选择“海关原产地证书”,进行网上申报。其中进出口双方信息、运输细节、商品描述、适用原产地标准等栏目内容应依据贸易协定相关规定如实申报。

企业收到证书审核通过回执后,可自行打印带有海关签章和签名的原产地证书。对于尚未开通自助打印的原产地证书,企业可到海关现场办理签发手续。

 

进口燕窝清关小知识及通关流程

燕窝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圣品,因其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润燥、补肺养阴、美容养颜等功效。近年来,燕窝被大量进口到国内市场,成为消费者滋补养颜、迎客送礼的一道珍品。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进口燕窝的小知识及通关流程吧!

一、什么是燕窝燕窝产品,是指由金丝燕及相同类型燕子唾液形成、已去除污垢和羽毛、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用燕窝及其制品。而这里所说的食用燕窝则是经过更进一步的加工工序,包括分拣、用水浸泡、清洁、去除羽毛、重新塑型、加热烘干、分装等工艺制成。平常市面上售卖的燕盏、燕条、燕角等便属于食用燕窝。

二、燕窝的分类

根据金丝燕筑巢的地点可分为洞燕和屋燕两大类,洞燕是指在野外的山洞、沿海峭壁采摘的燕窝;屋燕则是通过人为建造房屋,再以播放鸟鸣叫的声音吸引金丝燕前来筑巢繁殖,进而获取的燕窝。
根据颜色可分为白燕、黄燕等,燕窝颜色的不同主要是受季节、气候、环境温湿度以及矿物质元素的影响。由于金丝燕总是筑在高险处,采摘较困难,和屋燕相比,洞燕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更长(不会被及时采摘),矿物质容易被氧化,颜色会偏深。相同环境下筑的巢,颜色亦不相同,金丝燕在同一环境下筑巢,会因燕巢的形成时间以及筑巢所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根据燕窝的外观形状可分为:燕盏、燕条、燕碎等。通常我们看到比较完整、饱满、好看的,像盏一样的燕窝,我们称之为燕盏;而燕窝在挑毛、包装或运输的过程中,燕盏受到破坏,而没有完整的盏型,称其为燕条;在燕窝采摘或者运输的过程中压碎形成的细小碎片,以及在加工过程中掉下来的燕丝等,称之为燕碎。

三、燕窝的产地燕窝主要产地东起菲律宾西至缅甸沿海附近荒岛的山洞里,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居多。其中印尼由于天气和环境最为适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窝产量也最大。在印尼,燕窝的产地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廖岛、亚齐岛、坤甸、道房和爪哇等地区,其中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又为印尼燕窝的主产地。

四、我国进口燕窝来源我国对进口燕窝产品实施检验检疫准入制度。燕窝产品实现输华贸易前,要经过出口国官方输华准入申请、出口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签订双边议定书、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磋商确认兽医(卫生)证书等一系列过程。目前已获得准入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

进口燕窝通关流程

1、进口商备案:已完成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口商备案的进口商,方可办理燕窝进口手续。
办理方式:登录“互联网+海关”一体化平台(http://online.customs.gov.cn),进入“企业管理和稽查”版块办理。具体操作详见该网站“办事指南”→“企业管理和稽查”→“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口商备案”。
2、检疫准入:进口商确认境外生产企业、产品是否经海关总署注册,在我国允许进口范围内。海关总署对进口燕窝产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实施注册登记并实施动态管理。进口商可登录海关总署网站查询“进口燕窝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
查询路径: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信息服务→业务信息→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
3、检疫许可:进口商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海关总署对安全卫生风险较高的进口食用燕窝施行检疫审批制度。进口商应当在签订贸易合同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办理途径: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4、进口申报:根据我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签订的输华燕窝双边议定书及其他相关文件要求,燕窝进口必须随附输出国官方原产地证书和兽医(卫生)证书,兽医(卫生)证书上必须注明燕窝原料来源地。燕窝抵达入境后海关对燕窝进行检验检疫,经综合评定合格的,海关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燕窝可以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使用。
TIPS:燕窝选购小技巧1追溯源:购买时可向商家索要海关部门签发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分辨是否正规进口。查看该批燕窝的进口全流程,输华燕窝产品加工企业应建立从源头燕屋到产品出口的燕窝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燕窝包装标签标示信息不同于一般食品标签,需要分别标出生产加工企业和燕屋注册信息。另外,部分生产加工企业为了满足官方对燕窝产品的溯源要求,还自行使用了溯源二维码,使得进口燕窝产品实现“燕屋(洞)-加工-出口-进口-再加工-销售-消费者”的全程可追溯。
2看中文标签:正规进口的食用燕窝内、外包装上使用中英文注明了具体品名、重量、燕屋(洞)名称及注册号、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及注册号、产品储存条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3触干度:手感干爽的燕窝品质更优(轻按容易折断),干度越高,越容易存放,放在阴凉处密封保存不会发霉。而比较差的燕窝,干度不够达标,用手将其弯曲也不容易折断,这样的燕窝湿度大,占分量,而且不容易存放。
4观色泽:纯天然的燕窝,它的颜色会偏灰或者偏黄,不会采用漂白等处理手段,而且都是人工挑毛的,难免会有小燕毛的残留,在燕窝上能够看到一些小燕毛。
5闻味道:自然燕窝有轻微腥味(这是蛋白质的味道。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凝结,含有一定的水分,它本身就有淡淡的腥味,这是燕窝原料的基本味道)和木霉味道。
6察“发头”:燕窝泡水后,丝条纹理清晰,呈半透明状,具有弹性,轻轻拉扯不容易拉断,放在指尖轻揉,不会成糨糊状。“发头”按重量计算,燕窝在浸透后,在重量上与干身时的差异,倍数越大,即“发头”越好,一般优质燕窝有6至8倍的“发头”。燕窝的产地、部位、采摘季节、加工过程、干湿度、浸发季节、室温水温、甚至早晚的不同,发头都会不同。
7品口感:天然燕窝炖好带有蛋白清香味,口感细腻无腥味、明胶味。

进口巴西大豆蛋白清关和检验检疫要求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农牧业和食品供应部关于巴西大豆蛋白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规定,即日起,允许符合以下相关要求的巴西大豆蛋白进口:

一、检验检疫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

(三) 《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农牧业和食品供应部关于巴西大豆蛋白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

二、允许进境商品名称

本公告中的大豆蛋白,是指以巴西境内种植的大豆为原料,分离油脂产生的低温大豆粕,在去除其中非蛋白成分后获得的产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65%(以干基计)。

三、企业注册

输华大豆蛋白应来自巴西联邦共和国农牧业和食品供应部(以下简称巴方)考核批准的加工企业。加工企业由巴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简称中方)推荐,经中方检查或审查通过后予以注册登记,在中方网站上公布并动态更新。

四、关注的有害生物

输华大豆蛋白不得携带以下中方关注的有害生物:

1. 四纹豆象 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2. 巴西豆象 Zabrotes subfasciatus

3. 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五、产品生产和出口要求

(一)生产、存储及运输。

1. 加工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溯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按照其理念实施管理。巴方应对加工企业实施有效的定期监管,确保输华大豆蛋白在原料和成品存储、加工和运输时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空间;

—采取有效的防鼠、虫、鸟措施,防止有害生物污染。

2. 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原辅料、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卫生控制,避免大豆蛋白被土壤、动物尸体、动物粪便及羽毛等污染,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任何动物源性成分。

3. 输华大豆蛋白可以散装或包装运输。如包装运输,使用的包装应首次使用,且干净卫生,不带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运输工具应彻底清扫干净,必要时须进行消毒。

4. 装载输华大豆蛋白的集装箱或者船舶的舱内(如散装船运)应至少有一个包装标识,注明加工企业名称、注册登记号码以及“巴西大豆蛋白输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文和英文字样。输华大豆蛋白的产品标签应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饲料标签》(GB 10648)的要求。

(二)离境前检疫和证书要求。

1. 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大豆蛋白允许向中国出口。

2. 每批输华大豆蛋白应随附由巴方按照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2号《植物检疫证书准则》要求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植物检疫证书附加声明中注明“This consignment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described in the protocol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 for the export of soy protein from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该批货物符合巴西大豆蛋白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的要求)。同时注明加工企业名称和注册登记号码、集装箱或运输工具号码等信息。出口前或运输途中经除害处理的,应在证书中注明除害处理方式及处理指标等信息。

3. 每批输华大豆蛋白应根据加工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测,并随附巴方出具的国际卫生证书。

六、进境检验检疫

(一)证书核查。

1.核查是否来自注册登记企业;

2.核查植物检疫证书是否真实有效。

(二)货物检查。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定,结合本要求第四条、第五条,对进境大豆蛋白实施检验检疫,合格后准予进境。

七、不符合情况处理

(一)无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或国际卫生证书,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二)发现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作除害、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发现土壤或未经中国官方批准的转基因成分,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四)发现不符合第五条第(一)款第4项要求,作补正、退回或销毁处理;

(五)发现动物粪便、动物尸体、禽类羽毛、植物种子或其他不符合中国饲料相关安全卫生标准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作除害、退回或销毁处理。

进口意大利牛肉清关和检验检疫要求

进口意大利牛肉检验检疫要求

一、检验检疫依据

(一)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及《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

(二)双边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意大利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中国从意大利输入牛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

二、允许进口产品范围

30月龄以下牛的冷冻和冰鲜剔骨骨骼肌肉,即:牛经宰杀、放血后除去皮(毛)、内脏、头、尾及四肢(腕及关节以下)后的骨骼肌肉。绞肉、肉糜、碎肉、下角料、机械分割肉及其它副产品不允许输华。

三、生产企业注册

向中国出口牛肉的生产企业(包括屠宰、分割、加工和储存企业)应符合中国和意大利的兽医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应当经海关总署注册。获得注册的意大利牛肉生产企业名单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公布。

四、有关检验检疫要求

(一)动物来源要求。

1.出生、饲养并屠宰于意大利,具有唯一身份标识,可追溯到其出生和生长农场。

2.来自于无任何疯牛病风险的农场,且不是疯牛病可疑或确诊病例及其后代,也不是来自于已知的疯牛病病例出生前后12个月内、在同一个农场出生的同群牛和饲料同群牛。

3.来自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双方关注动物疫病的临床病例、也未因发生特定动物疫病而受到检疫监测或移动限制的农场。

4.未饲喂过含有反刍动物肉骨粉和油渣的饲料,未使用过中国和意大利禁止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5.屠宰前至少14天内没有接种过炭疽活疫苗。

6.屠宰时小于30月龄。

(二)屠宰加工要求。

1.屠宰活牛按照中国和意大利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宰前宰后检验,结果合格。

2.屠宰活牛是健康的,没有任何传染病的临床症状,胴体和脏器无病理变化,且胴体上的主要淋巴结和腺体已摘除。

3.屠宰前或屠宰过程中未使用向脑腔内注射压缩空气或气体的击昏方式,或脊髓刺死法。

4.扁桃体、回肠末端等高风险物质按照欧盟和意大利法规以避免污染的安全卫生的方式去除。

(三)安全卫生要求。

1.产品中兽药、农药、重金属、环境污染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不超过中国、欧盟和意大利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不得检出双方禁止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2.产品没有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符合中国、欧盟和意大利法律规定的要求。

3.产品是卫生、安全的,适合人类食用。

五、包装要求

(一)牛肉必须使用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国际卫生标准的全新材料包装。

(二)牛肉应有单独的内包装,内包装上应当标明品名、产地国、生产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产品名、产地国、产品的规格、产地(具体到省/市)、生产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目的地(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日期(年/月/日)、保质期、储存温度等内容。外包装上应加施意大利官方的肉类检验标识。

(三)预包装肉类产品还应符合中国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四)冰鲜真空或非真空包装牛肉(不论有无气调包装),应符合中国和意大利包装卫生标准,出口商应确认保质期并在包装上明确标识。冰鲜真空包装牛肉保质期不超过120天,冰鲜非真空包装牛肉保质期不超过14天。

六、证书要求

每一批/集装箱进口意大利牛肉应至少随附1份意大利主管部门出具的官方兽医卫生证书,证明该批产品符合中国和意大利兽医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双边议定书的有关规定。

七、储存运输要求

在存放牛肉的冷冻产品库或冰鲜产品库中,应设有存放输华牛肉的专用区域并明显标识。储存和运输应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冷冻牛肉的中心温度应不高于零下15℃,冰鲜牛肉的中心温度介于0℃至4℃之间。

货物装入集装箱后施加意大利主管部门认可的铅封,铅封号须在兽医卫生证书中注明。运输过程不得拆开及更换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