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及大豆,市场影响几何?
2025年3月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及暂停美国3家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这一决定是基于近期在进口的美国原木中检出小蠹、天牛等检疫性林木害虫,以及在进口的美国大豆中检出麦角和种衣剂大豆。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以及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海关总署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美国原木进口和3家涉事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市场影响分析
1.原木市场影响
供应缺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木进口国之一,2024年针叶原木进口量为2612万吨,占全年原木进口量3609万吨的72.4%。美国原木进口量为127万立方米,占比约5%。虽然美国原木占比不大,但此次暂停进口仍可能造成短期供应缺口,尤其是在3-4月原木需求旺季。
价格上涨:预计国内原木现货价格将因此上涨,特别是新西兰辐射松进口成本可能抬升,进而带动国内原木现货价格上涨。
替代来源:为了填补供应缺口,中国可能需要从其他国家加速进口,如新西兰、加拿大、德国等。这可能导致替代来源国原木价格上涨,特别是新西兰辐射松的进口成本增加。
2.大豆市场影响
供应调整:美国是全球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之一,中国暂停3家美国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可能对国内大豆供应产生一定影响。国内大豆市场可能需要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来源,如巴西、阿根廷等。
价格上涨:短期内,国内大豆价格可能因供应减少而上涨,增加国内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成本压力。
全球市场:美国大豆市场价格可能大幅下跌,尤其是依赖对华出口的美国中西部州(如爱荷华、伊利诺伊)的豆农可能面临订单流失和库存积压问题。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及暂停美国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的决定,对国内外市场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短期内,国内原木和大豆市场可能出现供应缺口,价格上涨,相关行业需调整生产计划以应对成本压力。长期来看,这一事件可能促使全球原木和大豆市场格局的调整,其他国家的出口策略和市场定位将发生变化。对于中国而言,保护农林业生产和消费者健康是首要任务,但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优化供应链,降低行业成本,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