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药材行业现状,进出口数据披露及未来趋势

一、行业现状

随着全球对中医药的认知和需求日益增长,中药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我国作为中药材大国,其产业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呈现稳步上升势。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药外贸总额达到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额为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额为28.8亿美元,同比增长5.1%。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

2022年,我国进口药材的前十大货源国(以进口金额计)为印度尼西亚、缅甸、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印度、泰国、越南、俄罗斯、美国,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的85%,进口总金额的87%。

进口中药材前十的品种(以进口金额计)为西洋参、鹿茸、人参、姜黄、番红花、甘草、丁香、血竭、乳香、没药,前十品种进口额占我国药材进口总额的36%。

二、进出口数据披露

进口情况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药材34.30万吨,同比增长3.22%,进口金额7.87亿美元,同比增长8.33%。

前三季度,我国中药材进口额TOP10货源地进口额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88%。进口额TOP10品种以药食两用类为主,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68%,分别是枯茗子、龙眼、西洋参、豆蔻、鹿茸、肉豆蔻、胡椒、高丽参、海螵蛸及贝类、西红花。

出口情况

我国中药材出口额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中药材20.80万吨,同比增长3.44%,实现出口金额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86%;

前三季度,我国中药材出口的前十大市场为日本、越南、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美国、阿联酋和孟加拉国。对TOP10市场出口额占中药材出口总额的79.71%。

前三季度,中药材出口额TOP10品种为肉桂、枯茗子、枸杞、八角、人参(含野山参)、冬中夏草、莲当归、黄英、地黄。

三、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对中药材的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我国中药材行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成为未来中药材行业的发展趋势:

质量标准提升:为满足国际市场对中药材品质的要求,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产业链优化:未来我国中药材行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结构,加强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整合与协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药材行业将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药材进行研发和创新,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是中药材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品牌建设强化: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Comments for this post are closed.